第二百九十一章 质疑与反对-《大唐:八岁大将军》


    第(3/3)页

    “此刻,只要老农庄,停止供售细盐,各国巨贾不出一天,便会坐耐不住,会主动请求与大唐通商。”

    燕一毫无保留的,道出了李易的布局。

    但此话一出。

    还不等李隆基提出自己的疑问,李林甫便嗤笑道,“我当是何物,原来只是盐而已!”

    “不知燕一统领太天真了,还是唐王殿下纯属胡闹,紧凭借此盐,就能让各国巨贾害怕?”

    “没有了这细盐,再改吃青盐,不就行了?”

    说完,李林甫眼眸中,透露出无尽的轻视,甚至是不屑,一副看着小丑的表情。

    “陛下,李阁老所言不错,这细盐,臣怎么想,都觉得可笑,绝不可能威胁到各国巨贾,还请陛下明断。”

    “是啊,陛下。如果断了这细盐,反到是激怒了各国巨贾,让这通商之事与我大唐矛盾加深,岂不是雪上加霜?”

    “陛下,臣也是这般想的,绝不能再得罪各国巨贾了啊,不然我大唐将真的会落寞下去。”

    “臣等附议……”

    李林甫一派的大臣,见李林甫主动站出反对,立马跟随其后,皆是语气哀伤的表达自己的反对。

    只有杨国忠一派的大臣,没有动。

    他们都在等待,杨国忠的表态。

    而属于安禄山一派的大臣,则是低头顺眉看戏。

    不是他们不想表达反对,而是近段时间安胖子装病在家,隐藏自己的锋芒。

    之前他就冲动了一把,已经暴露了一角。

    如今行事,更是谨慎。

    “燕一,这细盐能反击到各国巨贾吗?”面对群臣的进言,李隆基没有理会,而是将目光看向了燕一。

    其实李隆基也是半信半疑,盐而已,虽然珍贵,平常百姓虽不能日食,但隔几天,也会食之。

    好像没什么可出众的地方。

    对于朝臣的质疑与反对,燕一面色不变,朝着李隆基道,“陛下,末将也知道,空口无凭。所以来之前,便命令不良人,去御膳房准备了两份汤粥,一份用青盐,一份用的是细盐,何不让各位朝臣试一试其中的差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