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进入到80年代,苏盟的食品供应情况依旧如此。 战争时期,实施食物定期供应无可厚非。 非战争时期继续搞这套,事情就值得人玩味了。 “就像王部长说的,苏盟能坚持多久,我想没人能说得清楚,一旦米国和西方在这场竞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将苏盟从超级大国的宝座上一脚踢下去,我们龙国对米国的重要性,还有那么高吗?” “米国又是否需要我们,继续帮他们牵制苏盟呢?” 林凯峰的这句话惊醒无数人。 冷战期间,米国的核心大敌永远是苏盟。 一旦苏盟无法和米国做全面竞争,有谁能阻止米国一家独大? 出现在会场的领导,都是高层中的高层。 对于米国交好龙国的目的洞若观火。 前二十年的冷战格局,一直是苏攻米守状态。 苏盟负责进攻,米国带领西方负责防守。 随着时间更迭,米国逐渐放弃防守策略,改为全面进攻。 既然要发起进攻,肯定多找一些人一块协同参战。 龙国成为米国的必要选择。 这个大背景下,米国与龙国建立外交关系,放弃对龙国的打压政策。 将以前不肯卖,或者龙国需要花高价购买的商品,大量供应给龙国,价格下降到正常水平。 对于龙国发展的限制条件,也比以前宽松了不少。 一切的一切,无非是两个字。 利益。 龙国能够牵制上百万苏盟士兵,更能让苏盟无法拿出全部精力对抗西方。 刘老将军认真分析其中利弊,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表情凝重。 时间不知不觉从白天到了晚上。 林凯峰从各方面,剖析这桩生意为龙国带来的好处。 苏盟不在了,米国要维持庞大的军备,继续稳固他们对西方的影响,势必要选出一个新的假想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