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话她可没编,周瑞华确实有这个心。 “咋能不急呢?”刘婶面露焦灼,对其他人望了一眼,唉声叹气道,“大伯,大娘,我家娟子那事你们也知道。嫁了那么个没良心的男人,孩子生下来才四斤多,这哪里养得活哦。她婆家又不稀罕小闺女,都得靠娟子自己啊,可不就缺钱吗?” 这番话让姜老太和宋幼姗都跟着抹起眼泪。 生过孩子的女人对孩子总是格外容易心软,姜晓穗没有太大的共鸣,但她确实也对娟子的遭遇抱有同情。 刘婶话风一转,哽咽着问:“晓穗,砂石厂还招人不?” 姜老太脸色一变,没吭声。 姜晓穗倒没露出任何不满,真诚地回道:“婶子,现在可真不缺人。您放宽心吧,我会帮忙留意着。还有周书记那边,要是竹编厂有了啥进展,我指定第一时间告诉您。” 刘婶有点失望,道了声谢起身走了。 等她一走,姜老太立刻拉下脸:“厚脸皮的,上下嘴皮一碰,就想进砂石厂了。做啥美梦呢?” 姜老爷子吧嗒吧嗒抽着烟斗。 姜晓穗无所谓地笑了笑:“奶,一句客气话而已。进砂石厂哪有那么容易,刘婶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宋幼姗幽幽地说:“她当初还说过你坏话呢。” 姜晓穗笑:“说就说呗,我还能少块肉不成?说我坏话的人多了,我总不能把人赶出去。何况咱们现在被人造谣,可不能再把人民群众往庄家那边推了。” 姜老爷子点点头:“你说得对,晓穗啊,关于竹编厂,你觉得到底能不能成?” 姜晓穗笑起来:“爷爷,你咋也问我啊?这事不得问二爷爷吗?况且您之前不是不看好社队企业吗?” “现在形势不同了,社员们都知道了这事,要是办不起来,大家怕是都有意见。”姜老爷子琢磨道。 “爷爷,难道咱们大队里就只有二爷爷会竹编吗?”姜晓穗说,“其实也不一定非得要二爷爷吧,咱不好一直钻牛角尖啊。” 想让外国人喜欢,不单单是手艺上要好,造型上也得符合异国审美。 这一点姜晓穗早在心里合计过,她和外商常年打交道,对他们的审美也有充分了解。 只要组建好一支专业的班子,她贡献出设计图,广交会上一定能让人眼前一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