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张麟只是不可复制的意外-《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制霸内娱》


    第(2/3)页

    最终这家酒厂不仅重新站稳脚跟,销售额更是翻了一番。”

    说着看向张麟和司仪的方向,声音温和的说道:“心理学家把人的价值观分为两类:

    一类叫弱势价值观,一类是强势价值观。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弱势价值观遇事问:凭什么?

    喜欢从外部环境找原因。

    而强势价值观却习惯于问自己:为什么?

    善于向内求因。

    将问题归于外部,你只能在抱怨中消耗自己;

    能从自身找原因的人,才能不断成长。

    学会提升理解力,跳出环境的桎梏,站在更高维度看问题。

    多从自身找原因,及时改进,你才能将所有的挫败,都转化成向上的阶梯。”

    哗哗哗~~~

    这一段说的极好,现场再次响起掌声。

    张麟也在鼓掌,心里不由想起作家王硕写过一部,叫《我是你爸爸》。

    中的爸爸,一直梦想着成为作家。

    每天晚上吃完饭,他就坐到书桌前,准备好草稿纸和笔,然后就陷入了沉思。

    儿子感到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你不动笔呢?

    爸爸回答说:还没酝酿好,我要构思一个完美的作品。

    就这样,他只空想而不落笔,结果一辈子过去了,他依旧毫无作为。

    除此之外,记忆最深刻的是张麟版《共同关注》大火的时候,徐强有感而发,赞叹初生牛犊不怕虎时跟他讲的经验。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状态?

    一句话还未说,心中便百转千回;

    一件事还未做,失败的念头早就盘旋不散。

    久而久之,生活的斗争还未开始,内心却早已筋疲力尽。

    这种人,便是他们中年人的最大真实写照。

    心里思虑之际,康晖不停说道:“很多名人都说过,一个人最大的危险是无所行动。

    再怎么懂得找原因,有再精妙的想法,你若不付诸行动,终究还是无法改变现状。

    因此,理解力处于第二层的人,除了能看到环境的制约,还能看到行为的缺失。

    只有知行合一,真正行动起来,你才能由平凡抵达卓越。

    我再讲一个故事:

    在世界花样滑冰史上,名将斯科特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曾在1981年到1984年之间,连续四次获得世界冠军。

    而在谈及自己的成就时,他说:我只是把握住了时间,一旦确立目标,我就会立即行动。

    斯科特回忆说,在他年幼时,总看到母亲非常刻苦地读书。

    当时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却一直想要去大学任教,为此她一直在自学。

    斯科特曾问母亲,为什么那么拼命地看书,明天看不行吗?

    母亲却说:上天给你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一旦准备行动,就必须利用每一分钟。

    听了母亲的话,斯科特受到很大的启发。

    长大后,他想成为运动员,于是他争分夺秒地练习技术,最终成为世界冠军。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行动解决一切,没有行动,什么都不会发生。”

    理解力越低的人,做事总是瞻前顾后,担心时机未到,害怕准备不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