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幕在演唱会上引发众多网友的追捧,成为了当晚演出的一个小巅峰。 这种技术集合了科技、艺术与娱乐,为观众呈现出了惊人的效果。 “你好,苏东坡——沉浸式宋韵艺术展”就使用了这种技术,将苏东坡重现了出来。 该展由国内顶级数字科技团队倾力打造,以详实可靠的史料为依据,以苏东坡细腻动人的人生故事为载体,通过丰富多维的展览语言与数字化的呈现方式,展现苏东坡的人生轨迹与精神风貌。 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张麟来到展览现场提前探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数字人苏东坡的亮相。 在展厅的中心位置使用全息投影幕布,展示苏东坡的数字人形象。 通过介绍员介绍,众人了解到,展览现场呈现的“数字人苏东坡”,是技术团队邀请厦门大学一位叫易钟天的教授为蓝本,形成的人物基础。 再以专业播音员的声音,形成后期配音打造完成。 在特定的灯光和环境中,几乎真假难辨。 听到易钟天这个名字,张麟心头一动,想起了自己压箱底的绝活《百家讲坛》。 回头查一查,看易钟天教授写没写《易钟天品三国》。 若是写了,以后就邀请他上节目。 若是没写,自己就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了! 心里无耻的低语着,张麟重新将注意力放到展览上面。 发现除了真实,这个数字人苏东坡可以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 作为今晚的主角,张麟有幸成为代表,也小小问了几个通俗易懂的问题。 “您会说川蜀话吗?” 一段流利的川蜀普通话响起,立马让这数字人充满喜感,逗笑了在场众多领导。 “您对当代人的文学创作有什么建议?” 不假思索的,数字人“苏东坡”脱口而出一段正能量文案。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华夏当代文学作品的题材丰富多样。 与过去相比,当代作家更加关注于社会现实和人类内心的冲突。 他们以鲜活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刻画了华夏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现了华夏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穿越到现在你最想去体验什么?” [刷一会儿短视频乐趣乐趣] “苏东坡”的回答可以说很智能了! 可对有专属智能AI主播的张麟来说,只能说在预料之内,没有给他太大的惊喜感。 “为了让数字苏东坡更加贴近原貌,策展方在超过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中进行海量搜索,最终选取了100余幅画作,确定了超写实苏东坡的细节,让纸上的苏轼来到了现实世界……” 听着介绍员滔滔不绝的介绍,张麟一边颔首一边四下打量。 他在现场看到,展览将苏轼的诗歌、书法及相关画作,结合多媒体和科技手段,布置于近1000平米的沉浸式空间之中。 例如结合灯光影响展示的《潇湘竹石图》,再现其文人画技巧。 同时,北宋时期的时代风貌也通过本次展览呈现。 例如《清明上河图》使用数字化技术将画中人物、车马进行动态化再创作,走入“画卷”,宛如步入北宋繁华的市井生活。 在“西园雅集”部分,主办方将千年前的风雅还原到当下。 一旁的绿幕场景中,他们还能走进“雪堂”,在苏轼的书屋中与他跨时空合影、对话、拍摄小视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