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帅爆的外骨骼装甲-《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制霸内娱》


    第(3/3)页

    而且就目前材料学来说,很难生产兼顾高折射率和低反射的性质的材料。

    原型有鲨鱼头外形,后因为制作难度和实用性问题放弃了。

    所以剧组中采用了圆形一体化头盔。

    但不排除未来采用棱角分明设计的可能性。”

    眼前一亮,张麟故作惊喜道:“听郭导你这话的意思,还有续集打算?”

    “只要不赔本,我就拍。”

    看着掷地有声的郭梵,张麟笑着安慰:“放心吧!

    相信我,只要真的倾注了心血,哪怕是科幻片,观众还是会用电影票支持的。

    请相信自来水的力量!”

    说着,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配戴上头盔。

    随后按照提示,朗声道:“259,开启面罩。”

    话音落下,面罩自带BGM的打开。

    哇哦了一声,张麟又说道:“259,关闭面罩。”

    刷的一下,面罩重新合上,基本没有延迟。

    “259,开启氛围灯。”

    “259,开启探照灯。”

    “259,打开摄像头。”

    如此玩了一阵,张麟脱下外骨骼装甲,来到了吴亰所穿的太空服跟前。

    通过郭梵的解释,才知道这两件道具服是最牛的。

    这些衣服的零部件多达1100多个,软质的板就有500多个,再加上500多个硬质零件,又是一个大工程。

    可是最麻烦的不是零部件数量有多少,而是工业级的建模制造。

    比如外部的硬质部分就与汽车制造一个级别。

    头盔内的构造和零件要满足整个面罩能翻起来、拿出来,还要有通风的风道,整个零件分层有14层,组装在一起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必须用工业工艺。

    不仅如此,宇航服里还做了风道和风扇,目的是解决之前拍外骨骼时面罩上的缺陷,演员表演时很热,会哈气,面罩就会出现雾化,影响拍摄。

    制作组在宇航服的中圈部位加了一层风道,源源不断地把风吹进来,同时也给演员带来空气,让他们感觉更舒服。

    听说这个穿戴更麻烦,张麟识趣的没再尝试。

    喝了一瓶矿泉水,两人来到休息区坐下。

    闲聊几句,话题再度聊到电影本身。

    因为华夏电影的工业化还很不成熟,所以《流浪地球》在拍摄的过程当中只能用人力来尽量弥补。

    再加上一开始这种类型的电影所有人都不看好,所有投资方少,资金有限,拍摄过程中抢时间、连轴转都是常态。

    但在导演郭梵看来,能够克服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最难的问题是如何让人相信。

    《流浪地球》作为华夏电影全新的尝试,并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参考,所以资方持有的更多的是质疑的态度。

    但郭梵并没有放弃,而是一点一点的做出来,然后呈现给他们看,让人相信这部电影是可以做成功的,然后就会有人不断的加入。

    而郭梵对于这部电影的期待值其实也是很低的。

    在商业价值上,他只希望电影不要赔钱。

    但他也爆出了冒着极大的风险,非拍这部电影不可的原因。(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