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皇帝的近卫军,扩编!-《大明,暴君崇祯来了》


    第(2/3)页

    朱由检作为皇帝,一切命令想要传达,必须要经过他们传达下去。

    如此一来,朱由检再是瞧不上这些人,也得继续用他们。

    等到首辅黄立极和英国公张维贤等人分列两排进来后,朱由检便开口说道。

    “诸位,朕今日找你们来,主要是为了商量几件事。”

    “首先第一个,便是崔呈秀的兵部尚书,他已经屡次提出辞呈,朕已经准备答应他了,你们觉得谁来接替崔呈秀当兵部尚书比较好?”

    对于这个问题,黄立极、张维贤等人都已经是期待已久了!

    终于有一个‘阉党’大员要滚蛋了!

    朝廷高官位置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崔呈秀不滚蛋,那得害得多少人苦等啊!

    “陛下,兵部尚书过于重要,非有经验者不可胜任啊!”首辅黄立极率先说道。

    “好,那黄爱卿觉得,谁能胜任接替呢?”朱由检问道。

    “臣觉得,前南京兵部尚书王在晋,完全可以胜任。”黄立极连忙说道。

    对于这个推荐人选,黄立极也算是把自己的聪明发挥到了极致。

    王在晋与他黄立极的关系,其实并不亲密,甚至于双方在天启年间,还因为阉党魏忠贤的事情,而有了不少仇怨。

    但是。

    黄立极清楚的知道,新登记的皇帝朱由检绝对是一个雄主!

    或者说,是一个难伺候的皇帝,他这个收复恐怕过渡一两年后,便会被赶回去种地了。

    所以,黄立极觉得自己需要提前为以后做准备了。

    借助这个机会,若是成功举荐了王在晋,不仅可以跟王在晋化干戈为玉帛,更是为他谋了一个举贤不避仇的名号。

    “王在晋,此人不错,朕暂且记下来。”朱由检拿起毛笔写了一下,缓缓的说道。

    兵部尚书的人选,在朱由检的重视下,已经基本定下来是要入内阁的。

    所以,后面的人推荐的人选,也得是一些孙承宗、袁可力等德高望重之人,甚至有人推荐东林首领钱谦益。

    对于这些人选,朱由检都是不太满意。

    这些被推荐人选,不是年龄太老,就是能力不够。

    毕竟,朱由检可是过来人,清楚的知道崇祯一朝到底用了多少庸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