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提督东厂和税监-《大明,暴君崇祯来了》


    第(2/3)页

    王承恩连忙回答:“万岁爷,忠君爱民者为忠,贪赃枉法者为奸!”

    朱由检冷冷一笑,摆着手说道:“世上的事情,哪有这么简单,你还是太年轻了。”

    王承恩一听,忍不住偷偷用目光打量高高在上的皇帝。

    今年才十七岁的大明皇帝,竟然说自己太年轻,实在是有些诡异,而且还透着一股子亲切。

    “奴婢愚钝,还请万岁爷息怒。”王承恩连忙说道。

    朱由检毫不在意,下令让人搬来一个小凳子,赏赐王承恩坐下,然后才慢慢继续说道:“王伴,朕实话告诉你吧,朕让你提督东厂,不是为了什么明辨忠奸,咱们大明的现在局面,坏就坏在这件事儿上了!”

    “这些多文武官员,天天想着办法去明辨忠奸,一个个全都不干实事,光想着给政敌扣帽子!”

    “你提督东厂后,朕给你两个重要的任务,一个是继续维持密探侦查官员,第二个便是组建一支精兵强将,去往江南和东南,查访那些商人,特别是盐商和海商,搞清楚他们的进出货物的商路,以及背后有谁撑腰!”

    朱由检的话,令王承恩诧异不已。

    自从东厂成立,一支都是用来监察锦衣卫和官员的,几乎从来没有去做过什么监察商人的事情。

    “奴婢谨遵万岁爷圣旨!”王承恩虽然不明白,却也痛快答应下来。

    “朕让你尽快打探出东南商人们的路子,因为朕要组建一个新的征税衙门,专门征收商税!”

    朱由检毫不隐瞒的说道。

    “啊?万岁爷,还要重开税监吗?”王承恩心中有了一丝紧张的感觉。

    大明朝的许多弊病,其实在开国之初就已经落下了。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原本不起眼的小毛病,却一个个成为危害王朝存亡的大病。

    重视农业税,忽视商业税。

    便是大明太祖朱元璋挖下的一个大坑。

    当然,明初的社会环境,也只能更重视农业,毕竟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什么商业。

    大明随后的发展速度,很快就让明初的忽视商业税变成了弊端。

    大批的江南士绅毁掉农田,改为经济农田,或者直接去从事工商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