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真成了-《崛起1993》
第(2/3)页
超过一半的自制件,齿轮轴套壳体什么的都自己加工。
管件、垫片、油泵化油器这些自己加工不了的都是采购的。
有些买不到的,也委托小工厂做出来了。
只要曲轴连杆缸体活塞这些核心零部件能自己做,剩下的都不是大问题。
正式组装这天,厂领导全来了,亲临现场指导发动机的组装工作。
分厂领导车间领导也围了一圈,一个个神情各异。
老实话说,刚开始时没人会认为林河这个嘴上没毛的小年轻真能制出摩托发动机,对那套设计方案和工艺文件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只不过没人说出来罢了。
不少人等着看笑话。
可等看着一个个零件加工出来,认知又在不知不觉转变。
眼下所有零部件都齐备,除了极个别人,大多数人竟然隐隐期待起来。
费了这么大劲,参与了试制工作的分厂车间没人想做无用功。
要是真的试制成功,这对厂子的意义将是重大的。
就像第一次讨论会上熔炼分厂厂长石建峰所说的那样,能自己造出更好的发动机,干嘛花高价买别人淘汰掉的东西,厂子虽然问题挺多,但盼着厂子好的人依旧还是大多数。
毕竟厂子是大家的饭碗。
万事齐备。
林河亲自动手组装,两个摩托车发烧友给打下手。
把箱体固定在早就做好的架子上,先装连杆曲轴,然后箱体加热,再装轴承,一边装还一边给两个发烧友讲解,为什么装轴承要对箱体进行加热。
一干领导嘴上不说,心里却暗暗点头。
工业生产就得有这种严谨的态度。
单缸风冷机子,没那么复杂,组织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专业流水线上的工人可能十几分钟就能组装一台,不熟悉的人几个小时也未必能组装起来。
林河装过,但时间长了手生。
而且没装过这个型号的,所以比较慢。
花了一个小时,才把这台简易的150cc摩托车发动机装起来。
厂领导和分厂车间领导这次都没有走,观看全过程。
组装完毕,接下来开始检测。
首先检查气门间隙,然后火花塞,电极间隙0.8没问题,然后测压缩比配气系统,发现配气凸轮轴安装时错了一个齿位,拆开重装校正又花了大半个小时。
最后全部检查完毕,重新加注油料才算搞定。
“好了!”
林河摘掉手套,擦了擦额头。
好久没这么认真卖力了,还真有点累。
领导们比他还要累,站了两小时,腿都麻了。
但没人走。
听到他说好了,全都暗暗松口气。
不少领导莫名精神一振,期待感更强。
只有个别几位脸色晦暗不明。
“打火试试看!”
张振国也不淡定了,连忙下达了指示。
所有人都看着林河,万里长征都走过来了,就差最后一步。
成功还是失败,就在此一举。
成了开会庆祝,不成……
秋后算账!
林河其实心里没底,他只是照着图纸造了台发动机,能不能打着火,他也不知道,但脸上很镇定,一点都不慌,技术资料都是成套的,就算过程不是那么严谨也没有大问题。
最多性能差点,应该不至于打不着火。
转了几个念头,一脚踩下启动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