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想到在他们这山疙瘩,会有贵公子建地龙,他得好好琢磨一番,不能出一点儿岔子。 “木屋不急,备好材料明年开春后再建。 先解决眼下过冬的事,没一个温暖的屋子,没法过冬。 房子尽量在坡地上依地形而建,下面平坦的地方将用于耕地……” 胡老头连连点头,他一眼便能看出哪些地方适合建房子。 对这种可以随意发挥的建房方式,他很是喜欢。 “公子放心,两个月后肯定让你有一个满意的住处。 建房需要糯米、木漆,这两样东西是要在外面买的。 唇灰可以用各种贝壳来制作,剩下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这些都好办。” 紫玉还是第一次听说唇灰这种东西,估计和石灰差不多,当地人真会就地取材。 古人的智慧,真不容小觑。 木屋的建造严丝合缝,便可见不一般。 “我有订制一批铁钉,想来你有用得着的地方。 我会让盛管家全力配合你,好好干。 干得好,明年继续!” 又画下一饼的紫玉,见下面的木屋也建得差不多了,便牵着小洛下山去。 人多好干活,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对的两排木屋,左右各十五间,已经在铺房顶的最后一层铁芋叶子。 紫玉经过六间木屋时,屋里已一番重新改造,靠里侧钉上一排高二尺的木床,占据了木屋的一半。 夕阳慢慢坠入海平面时,新来的帮工已分配好住所。 一条新挖的水沟,通往木屋旁一个半人深的坑。 浑浊的水一路裹着泥沙、草屑,涌入坑中沉淀。 … 荒山野岭中,已像模像样的具备了住人的初步条件。 一切的开荒和建设,只等明日正式开始,紫玉对这片山中的世外桃源抱着无限的期待。 两排木屋中间的路上,燃起几个火堆照明,吃饭的人或蹲或坐在木屋外。 斗大的海碗里,中午的两个肉菜不变,每个碗里还多了一只大螃蟹。 全都是在海边生活的人,为了能填饱肚子,他们连海草都尝过。 有了中午吃饱的先例,众人虽吃得快,却不再狼吞虎咽,而是有了唠嗑的兴趣。 特别是胡家爷六个身边,一些与他们相熟的匠人,聚在一堆打听下午的事。 “四有,胡叔今晚很高兴的样子,是有什么好事儿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