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鹿只跟着念了一遍就记住了,“老爷,这神咒有什么作用啊?” 李随安随口编了个理由,“你不是想修行吗?” “这也是玄门正宗修真妙法,威能不可思议。所谓‘一卷神光咒,物象空中有;念动金光咒,万神都拱手。’每日清晨卯时,正身端坐,默默诵念,用鼻息呼吸,存想万道金光不断扩大,金光充满全身透过全身毛孔向外扩展,充满整个房间或身体周围。” “至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同场相融,可观见体内金光透射。天之光、地之光、日月星之光、普通之大光、光光照十方。至内外浑然一体时,我即金光、金光即我,包罗天地,养育群生,自然灵光照体,感而遂通。日久功深之后,金光圈外产生紫光辉,便会诸邪不侵。” 小鹿听得眼睛一亮。 李随安或许是随口一说,小鹿却默默记在心里,并决定以后日日诵念。 …… 次日。 老李家祭祖。 这个时代,坟茔全尸下葬的已经少之又少,多是达官贵人或者皇亲国戚。 拥有足够的实力,确定死后尸身不会被邪气侵染尸变。 没点背景实力的,都是骨灰下葬。 就墓葬而言,是十分科学的。 老李家人丁单薄,领头之人跪下的唯有李随安一人。 萧小瓷羞羞答答的跟着一起,祭拜了老李家历代祖宗。 虽然没有正式纳娶,但毕竟情况特殊。他们都是父母双亡,家中没有血脉至亲存在。她又是未亡人,祭拜了祖宗,名字列入族谱,已经是正式列入李家门户了。 萧小瓷很是满足,只觉心头暖暖的。 之后的言谈举止也不由自主的约束自己,行为端庄起来。目光触及李随安温润的眼神时,羞涩的低了低头,对这个家更多了几分归属感。 当天,整个鲲鹏府城热闹非凡,处处张灯结彩,游龙舞狮。 祈祷丰收成功、平平安安、幸福年年、妖邪退散。 流枫街人流量亦是爆表。 李随安则早早带着大大小小的美人儿一齐驾车出游府城,至郊外时,洞开虚空,赶着马车一步跨越空间来到佛云城,随即走进龙象寺中烧香祈福。 才刚入寺,就看到一群贵妇人争先恐后的朝大殿方向涌去。 “水仙,去问问怎么回事?” “哦。” 水仙拦住一位匆匆赶路的妇人询问一番。 半晌回来道:“老爷,听说是有做法事,是衍法院首座空了大师讲经祈福。” “做法事……谁能让一尊罗汉亲自做法事祈福?” 李随安不禁有些好奇。 萧小瓷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李随安,“老爷,我们去祈福吧,今日正是祭祀的节日,也为李家先祖祭奠祈福。” 李随安哪还能拒绝:“走,我们也去沾沾光。” 法事是寺院道场首要行事之一,是佛教为诵经、说法、供佛、施僧、超度亡灵、向佛忏悔等宗教活动而举行的集会、仪式。 佛教法事有二十种。 其中一种便是上灯胜会。 灯代表光明,点灯首要是点亮自个的心灯,因此,信徒在佛前点灯,是表明佛与人的心光互相辉映。通常寺院均在重要节日举办上灯法会。 李随安本以为这场法事,也是为今日赏灯节准备。 来到正殿,发现这里动静不小。 外围八百名白衣僧人齐坐四周,诵念《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 内圈是十数位黄衣大德高僧盘坐,诵念往生咒。 最中间红衣禅师,便是空了罗汉。 这可就不是一般的法事了,莫非是在超度什么人? 一般只有在超度的法事上,才会念往生咒和地藏经。 不时有信者上香,通过烧香,缕缕青烟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感应加持庇佑。可以上达天听,下及幽冥,感应道交。 看到一旁虔诚的萧小瓷和水仙,还有跟他一样,伸长脖子到处乱看的小鹿。 李随安不是信者。 但到了这等场合,也不介意焚香一炷,为先祖祈祷。 小鹿懵懵的,也跟着一起烧香,嘴中念念有词。 李随安听到了“奶奶”词汇。 不由轻轻摸了摸小鹿的脑袋瓜。 不少信众跟随念经,有的在自我悔过,忏摩。 不知是否错觉,李随安感觉到一股愤恨的目光,自殿外人群中投射进来。 再一回头,却看不见人了。 “阿弥陀佛~” 正在此时,高台上的空了罗汉高宣一声佛号。 声音如滚滚洪雷,响彻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诵经声暂止。 不少人茫然抬头。 这一声佛号中有震慑人心的意境在其中。 一群黑衣僧人架着几名僧人走了进来,跪倒在高台前。 “国有国法,寺有寺规。” 空了罗汉面露肃穆之色,声音如洪钟,在大殿中回荡道:“自古以来,天下任何门派帮会,寺庙道观,都不免有不肖子弟。” “龙象寺是佛门清净之地,有数千年清誉,绝不会对任何弟子徇情枉法。” “今有龙象寺渡字辈弟子,渡难、渡外、渡朋、渡名、渡一等僧人,接连犯下杀戒、淫戒、盗戒,为一己之私屠戮众生,血祭他人,背弃本门。今已擒拿渡外、渡朋、渡名、渡想等人,尚有渡难、渡一等僧人在逃。” “空守师弟,你是戒律院首座,依照本寺戒律,当如何处置诸人?” 曾经在枫树下撒佛牌的酒肉和尚,便是戒律院首座空守。 空守的声音少有的肃然,透着一股肃杀之风。 “依照寺律,当仗责一百,废除修为,永镇忏摩塔下!” 跪着的几人面色一片灰败,眼里无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