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余则成的悲壮-《泡都》


    第(3/3)页

    第一课老人允许全家都来听,老人说道“常人相玉重种,轻质。重材轻料。琢玉材料最为重要,常人雕刻觉得依形而走,子冈雕刻识材而重。玉质好坏高手靠心感,一眼破之。好的玉器犹如美人,即使璞玉也如素裹之美人。熊罴这块玉就是个美人,是个大美人。”

    老人的讲解把孩子都惹笑了,大师的讲课幽默风趣,这里深刻又奇思妙想而不失主题。这一课程下来,使我明白心感二字的分量。鉴别这么多年的玉器,我总是从手感,手法以及材质的质地去鉴别。可老人说“心感。即,看到好玉一见钟情犹如见了心爱之人。不好的玉器,一眼瞥之轻浮之光抛来不再看二眼。好的璞玉鉴定是块好玉就要好好珍藏,不可急着雕刻。把他捉摸透了,从哪里开刀,从哪里雕刻。留白还是切掉,甚至最后完成的结果历历在目,方可琢之。”

    阿娜尔古丽也听得目瞪口呆,她是专业出生;可她对我说“受益匪浅。”

    她说“沧粟大师的雕刻讲解长篇大论,听的时候激动人心,雕刻的时候难以下笔。北海大师的讲解点单易行,听了就想雕。”

    我说“世间一切美都是简单深刻看着不累,做到这点其实很难。我现在明白,所谓的子冈绝技其实就是文化的比拼,老人说子冈玉的雕琢注重刀法和书画笔法相融,这才是精髓。”

    我们聊了之后,我和阿娜儿古丽设计稿子,琢磨这块玉要雕什么?

    二日的早晨从禅房中苏醒,老人练完太极剑,提着剑来看我们的稿子。看了看摇头,他先叫我去吃饭。

    饭后,老人指着我的稿子说。“你这块玉,你还是没有读懂。你的稿子设计的是善财童子,这是个老题材。画工无可挑剔;但是你好好看看玉;然后再响雕什么?不要着急。善财童子接受文殊菩萨对善知识的点化,开始了游历参访的生涯,善财共游历了一百一十个城市,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以称为“善财五十三参。老题材好雕刻,也难雕刻。好雕刻就是说,照猫画虎即可,难雕刻在于难以出新。这个题材不知道毁了多少绝世好玉。”

    老人说完走了,我把玉取过来放在最高的位置;然后不厌其烦的从四下里看她的造型。时至中午眼都看晕了,什么弥勒佛,女人的屁股以及福禄寿还是龙鳞螭虎等等,看遍了想全了不知所终。吃晚饭,老人说“去梅园转转,静下心然后再去看玉。”

    按照老人的点拨,我去梅园看梅花。不同的位置都看遍了,却总想着玉。一直看到不知何时睡着了,又醒了,一直到夕阳残照的时候;最后干脆离开梅园,在关门的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了一样东西。我离梅园有两米远,门就那么开着,梅花看不清楚,只能看见了梅树的形状,再站远点看;吴昌硕的梅花出现了,这个距离是四米。等我站在六米的地方,吴冠中的梅花又出现了。浓重的墨线以及点线的穿梭。八米的地方,波洛克提着油桶挥洒自如的流淌让我突然想起那块玉石来。我冲进禅房,站在门口看那块玉,椭圆的形状;面包色快上流淌着迂回婉转的玄纹,似有一人乘船渡江。周边一圈儿粗糙又有白点,《达摩一苇渡江》出现在眼前,我赶紧拿起笔在纸上按照理解画出来。随即拿给老人看。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