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八章 从容应对-《权驭大明》
第(2/3)页
听闻此言,一直紧张着的官应震终于松了一口气,李宏宇这次终于说到了事情的要害,杨镐之所以选择四路会攻正是担心后金军逃跑,故而分兵切断了后金军的退路,而此法的点睛之笔自然是“合攻”了,分兵的目的正是为了以后能合击后金军。
故而,杨镐分进合击,四路会攻的战法并没有错,否则朝廷也不会批准了他的作战。
“你是说,四路明军无法‘合’击建州叛逆?”万历皇帝的双目浮现出一丝惊讶的神色,没想到李宏宇竟然猜到了杨镐的用意,看来他先前坚持合兵并非是无的放矢,随后沉声问道。
“皇上,辽东白山黑水,道路崎岖,四路官军倘若分进其行程必将出现偏差,无法达到合击的目的,故而臣认为不如合兵一处,攻占建州叛逆老巢,迁其部落百姓于他处,进而使得建州叛逆成为无根的浮萍,届时只要我军固守城池不出,那么建州叛逆将不战自溃。”
李宏宇闻言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后金军可以被努尔哈赤带走,但当地的百姓却逃不走,只要明军将那些百姓控制住那么后金军将失去后勤补给,无法长时间坚持下去。
说到底,后金军现在的人口和地盘有限,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来逃避明军的进攻。
因此,努尔哈赤肯定不会率军逃走,一定会孤注一掷,与明军背水一战,不像游牧的蒙古人那样可以把百姓一股脑地带走,他如果带上女真百姓的话只会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来人,把杨经略的请战奏章拿来给李解元。”万历皇帝听了李宏宇的话后沉吟了一下,向一旁的内侍沉声吩咐道。
官应震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松了一口气,看来万历皇帝对李宏宇的这番辩解非常满意,否则也不会把杨镐的奏章拿来给李宏宇看。
与官应震一样,李宏宇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倘若不能说服万历皇帝的话那么事态可就严重了。
“皇上,杨经略选择三月初三发兵进剿?此时辽东依旧天寒地冻呀!”
等内侍拿来了杨镐的请战奏章,李宏宇查看了一遍后不由得大惊失色,一脸诧异地望向了万历皇帝,好像万万没有想到杨镐竟然会选择这个时间来进攻后金。
当然了,李宏宇此时的震惊是装出来的,对于萨尔浒之战的过程和结果他可是一清二楚,后世之人称此役为“明亡清兴”的关键之战。
历史上杨镐选择了二月二十一出兵,而现在奏章上用朱笔批了三月初三,很显然是万历皇帝把开战时间往后拖延了十来天,看来历史无形中或许受到了李宏宇的一些轻微影响。
对于萨尔浒之战,李宏宇决定是明军与后金军在辽东的一场重要战事,但要说它涉及到了“明亡清兴”则着实有些马后炮的意味,当年如果不是大明内部农民军纷起无暇对付关外的战事,那么满清要想入关可没那么容易。
实际上,只要有一方势力能在明末乱局中像洪武皇帝那样崛起,一统天下,那么接下来的目标肯定是对付关外的满清。
可惜这个世上的事情没有“如果”二字,满清在明末乱局中笑到了最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