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老伯!-《大富贵人生》
第(1/3)页
“你要小心了,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眼泪汪汪,在这里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一起过来的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一不小心反而还会坑人……”贺子龙一边走一边指点李大军。
“只有熟悉的交易商,批发商,还有得到制约的人,才是暂时可靠的……”
李大军经过香港罗城之事后,现在也不纯是老实八交的人了,点了点头。
在国外,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善良友好,凭自己辛勤的劳动赚钱,有一些人就专门靠搜刮在国外经商的中国人发不义之财。
比如说在俄罗斯,九十年代初期,很流行的一种手段是:在中国人进行服装和其他货物转运的地方,一些人和他们收钱,其实就是敲诈。那时侯把这种行为叫踩包,因为中国人装货物用的都是很大的布包。也有不甘心把自己的辛苦钱交给他们的人,勇敢地站出来反抗。在满洲里口岸,经常看到从国外回来的“伤员”。
刚开放的满洲里口岸,有很多在内地下岗的工人为了生活到俄罗斯,把在国内带去的服装等货物换成俄罗斯商品再带回来,这就是当时的“倒包”。当年很多“倒包”的人现在在俄罗斯都把生意作大了。
很多人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不但要经受中俄两国民间贸易不规范带来的风险,还要被不良同胞欺诈,这种情况直到今天还经常发生。为争生意而不择手段,为了金钱出卖人格甚至国格。一种大米吃出百种人,金钱利润,变态的性格面前,各种丑恶时而发生。
“贺同志你来了,快,快,快请进来……”来到一商店外面,一位热情的老伯连忙招呼贺子龙。
他只见过贺子龙一次,但是却对贺子龙烙印深刻,无它。因为当时有关部门的人为他出面,那些人事后,面对贺子龙时却极度尊敬,一度让老伯以为贺子龙是什么年轻的首长。
以至于当其它人开始称呼贺子龙为老板和先生时,他还是坚持要叫同志,要不是贺子龙坚持,他估计就叫首长了。
“这位老伯也是中国人,在这里生活很久了,做的是窗帘生意,利润不错,但差点做不下去……”贺子龙轻轻的对李大军说道。
“哦,为什么……”李大军反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