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破昱岭关-《崛起之宋末称雄》


    第(2/3)页

    卢俊义道:“此言言之有理,那么派谁前去摸清道路较为合适呢?”

    与此同时,燕青站出身来,道:“先锋,末将愿意前往!”

    孙立沉思片刻,道:“燕青兄弟前去,较为合适,精通百家之言,又知奇闻异事,对于道路更是早已熟知,而且武艺也不错,料想敌军也未曾见过,我觉得可行。”

    当即,卢俊义便让燕青上路前去探路,燕青领命便带上了一些干粮,跨口腰刀,便离开营帐。

    燕青独自一人前往深山前去,只顾得寻路,也没有在意时间,当他走到半日后,天色已晚,便找到一处有些灯光的地方,喃喃道:“灯光处必有人家!”

    趁着漆黑的夜色,沿着灯光一路寻来,只见前方却是一处小小庵堂,里面透出灯光来。燕青便来到庵前,钻入去看时,见里面一个老和尚,在那里坐地诵经。燕青便乃敲他房门,那老和尚唤一个小行者来开门。

    燕青进到里面,便拜老和尚。

    那老僧说道:“施主不必多礼!今万马千军杀之地,你如何走得到这里?”

    燕青回道:“实不敢瞒师父说,小人是宋军赵元帅部下一个偏将燕青便是。今来奉圣旨征讨方腊,谁想夜来被昱岭关上守把贼将,乱箭射死了我三员首将,无计度关,特派燕青前来寻路,探听有何小路过关。今从深山旷野,寻到此间,望师父指点迷津,有何小径,私越过关,当以厚报。”

    那老僧说道:“此间百姓,俱被方腊残害,无一个不怨恨他。老僧亦靠此间当方百姓施主,粮养口。如今村里的人民都逃散了,老僧没有去处,只得在此守死。今日幸得将军到此,万民有福。将军来收此贼,与民除害,老僧只是不敢多口,恐防贼人知得。既然是朝廷派来的将领,那也不妨事。我这里却无路过得关去,直到西山岭边,却有一条小路,可过关上。只怕近日也被贼人断了,过去不得。”

    燕青问道:“师父,既然有这条小路,通得关上,只不知可到得贼寨里吗?”

    老和尚回道:“这条私路,一迳直到得庞万春寨背后,下岭去,便是过关的路了。只恐贼人已把大石块断了,难得过去。”

    时迁道:“不妨!既有路径,不怕他断了,我自有办法。既然如此,小人回去报知主将,却来酬谢。”

    老和尚摇摇头道:“将军见外了,休说贫僧多口才是。”

    燕青点点头,心领神会的回道:“小人是个精细的人,不敢说出老师父来。”

    当即,燕青便告辞了老和尚,径直回到寨中,参见卢俊义,说知此事。

    卢俊义听了大喜,便着急将领共同商议取关之策。

    孙立说道:“若是有此路径,要想攻破昱岭关,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再差一个人和燕青同去,干此大事。”

    燕青疑惑不解的问道:“此话是何意?”

    孙立笑道:“最要紧的是放火、放炮。你等身边,将带火炮、火刀、火石,直要去那寨背后,放起号炮火来,便是你干大事了。”

    燕青不解道:“既然只是要放火、放炮,别无他事,不须再用别人同去,只兄弟自往便是。再差一个同去,也不一定能够给予更多的帮助,反而人多嘴杂,容易弄出声响来,要是耽误大事,该如何是好?”

    孙立点点头,沉思片刻,道:“这样说的也对,不如这样,就让你独自前往。不论有没有埋伏,只要看见树木或是稠密的杂草,一律放火烧了,任他埋伏也不必担心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