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有一句话一直没跟阿城说。 “本科生就业没有丝毫竞争力?那么,本科生创业就很有竞争力吗?” “本科生就业前景堪忧,那么,本科生都去考研了,若干年后,研究生的前景,就辉煌么?” 创业不是赌博,何况你要赔上的是你的青春。 考研也非儿戏,何况你要付出的是刷题看书的孤寂。 你说你要创业,可是你有发过一张传单吗?你了解书面上一切的企业运行方式、宣传手段营销方式随手拈来,可是要你去给一个路人发传单介绍你的公司,你却不好意思了;发传单时你受不了路人对你的冷漠,你退缩了,连一百张传单都发不下去,你何谈创业呢? 你说你要考研,可是你有将图书馆当做自己的蜗居地吗?或许你天赋出众,随意一考便能稳入研究生之列。可大多数年轻人,还是天赋平平的学民。 所以我从来不反驳阿城,因为,我所在的学校只是一所二本大学,学术能力比不过一本,实践能力拼不过专科。而在我的校园里,主旋律更多是恋爱与王者荣耀以及各种社团部门活动,在这样一个绝对称不上优秀的学习环境里,有一个时时心怀创业梦想的学长对我耳提面命,有时候想想也是一件着实不错的事情。 只是这碗“大学非创业即考研”的鸡汤,我是断然喝不下的。 本人总觉得,大学四年,可以做的事情绝不仅仅是考研,考研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这四年的积淀。 何为积淀? 去听几场自己喜欢的课,去自己不喜欢的课上趴着睡一会,听课,是因为可以学到东西;不听,是因为毕业后再难做到“不听”。 认识一群可以肝胆相照的兄弟姐妹,一起做着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开黑)。 谈几场恋爱,不纠结也不苛求彼此,因为无论结局如何这一份经历终究难得。 最重要的原因,我还不想这么早就做个苦行僧去准备考研,我可以坦然的说,小爷就是有欲望,就是不想考研,就是想撩小姐姐,就是想跟我兄弟开黑,有意见? 大学四年,能做的绝不止考研这一件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这一份积淀,我们与舍友一起开黑,与部门的同事一起办活动,与欣赏的异性相互嬉笑怒骂;经历过了这些,我们毕业后才有值得怀恋的东西,而不是一摞摞书,一堆堆印刻在脑海里的死理念。书和理念当然须有,但肆意过的我们,或许才不负这不俗的时光。 02. 陈泰是我本专业的一个学长,也曾经是外联部的部长,在我进外联部之前,他拒绝了担任学生会主席的邀请,选择去深圳卖东鹏特饮。 临行前,我与他把酒言欢,握着一瓶蓝带啤酒,陈泰笑言道:“老是窝在这么个地方,没什么意思,该看过的都看过了,咱得出去走走。” 陈泰是个地道的浙江杭州人,我对他的评价是——打娘胎里就会做生意(不知道浙江人是不是都这么精明)。 大二新生开学那年他带着外联一帮小伙伴卖掉五百多张联通卡(一张卡提成30)。本人甚至在某电气公司挂职,可以说他是我见过相当会利用人脉和官方身份的人,平常总会称赞一句草莽英雄以示对其敬意。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放弃了学校的人脉,社会的人脉,已经堪称成功的一份小事业,而去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城市。 我以为他是年少壮怀激烈,希望挑战自己,挑战人生,去寻找新的新鲜感。 然而我错了,老哥拍了拍我的肩膀用浙江话吹了半天的牛,大致回想再用文笔润色一下应该是这么回事。 “我走出学校,是为了体验学校所尝不到的味道。我看学校里的人说话,十句能信个七八句。可我在外面谈生意,信五句也就到头了。” “我出去,到异地他乡,是因为我想看看,那边的人说话,能信几句。” 我只当他喝醉了吹牛,毕竟我也经常这么干。摇晃着酒瓶,我有些醉意。 “卖完红牛,作何打算?(我那时候还傻傻分不清红牛和东鹏特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