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调虎将秦军再东征,出塞北抵御匈奴胡 第九十章 邺城-《龙蛰之宝盖流苏》


    第(3/3)页

    李牧感觉到欧阳尚注视着他的目光,终于回过头,沉声问道:“有什么想说的?”

    欧阳尚惊讶的轻咳了一声。大将军一直以来的沉默,让这一问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秦兵占领了邺城,已经打到了邯郸的家门口。如果我们借山势地利迅速出击,凭我们三万人,是有可能吃掉他的前军。趁秦军立足未稳,中军未到,要不要去把邺城夺回来?”

    李牧认真地审视了他一会儿,然后说道:“打掉这两万人,你准备花多少兵力?两万对两万?如果大战未开,便在这邺城折损万余人,你觉得秦军后面十几万人,我们能做到次次以少胜多吗?”

    欧阳尚不说话了。他最了解大将军的惯常打法,现在必然应当是坚守不出。

    守住长城漳水一线,便是守住了邯郸。

    邺城背后是魏国。秦军敢如此肆无忌惮的攻陷邺城,必然和魏国早就达成了秘密的协定,没有了腹背受敌的后顾之忧。

    只是如此虎视眈眈的几万人的大军,怎不令邯郸城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们,胆战心惊呢?如何能让年轻的赵王睡得了觉?

    李牧的眉头紧锁起来,但是他又坚定的说:“打仗不是给别人看的。打仗为的是最后的胜利。”

    欧阳尚拱手答道:“大将军,请放心。末将明白。”

    ??

    ??

    阿媚王后一袭细粉碎花长裙,怀抱琵琶端坐在榻上。她十指轮转,玉珠走盘,把一曲《蜀调》弹得缠绵悱恻,敲人心魄。

    侧卧在榻上的赵王迁,将一只手放在阿媚的腿上,仿佛这样就能体会琵琶弦音的震动,便可以更深切的抓住音调中的情感。

    阿媚一曲弹完,赢迁睁开眼对她说:“继续。”

    阿媚刚想拨动琵琶琴弦,继而又听见赵王迁叹气样地说道:“我只要听不到这琴声,就好像能听到兵马打仗的声音。”

    他坐起身,烦闷地说:“你知不知道啊?阿媚,秦军已经堵在我们南面随时要攻邯郸。可是你看这里里外外,有哪个人真的在着急焦虑?”

    阿媚轻轻答道:“不是已经派大将军李牧带兵抗秦去了吗?”

    “真不知道这个大将军是怎么想的!得了虎符好几天了,没跟秦军交过一战,任由秦军夺了邺城,只守不攻。他明明有机会趁秦军没站稳脚,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却不肯出兵。你说会不会,真的如相爷说的,拥兵自重?”

    阿媚心思百转。在她这个位置上,她想还是少说话的为妙。

    她不能在这个时候得罪了郭相爷,而且她还不知道,高唐门到底是什么立场。从前蜀山属于楚国,但现在已经被秦国占领,算是秦国的地盘。那高唐门是姓楚还是姓秦?

    抑或因为新任掌门的缘故要改姓赵?阿媚没有主意,所以她选择露出最美最温柔的笑容,对赵王迁说道:“阿媚再给君上弹一曲吧。”

    赢迁散了架一般地重又躺下,闭上眼睛,但脸上的愤懑之色还未散去。

    阿媚知道赢迁刚刚讲的这些话是谁跟他说的。有郭开,有他的母后畅太后,也许还有其他什么人。

    这就像她自己能够布下的凶弦,四处横亘,随时有可能割去你的性命。

    阿媚又开始弹一首新的曲子。这次的曲子多少有些欢快,不知能不能让赢迁紧锁的眉头稍稍放松些。

    别的不说,君上待阿媚却是极好的。阿媚望着他年轻的面庞,心中想着,要是不打仗该多好,即便他不是赵王,即便他什么都没有,还是可以这样在一起的。

    不远处的阴影里,凡秋正在给王后打理衣衫。她微微偏过头,看了一眼那琴瑟和谐的小夫妻二人,心中不免叹了一口气。

    刚刚收到仰度阁的最新密报指令,一定要想尽办法阻止秦国来的人见到郭开、春平侯和赵王。

    凡秋很想立即把这条消息送出去。可是她知道公子嘉并不在邯郸。她该怎样联络到他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