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慈悲心肠-《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2/3)页
见老太医说的也都是实际难处,卫子夫不由蹙眉沉思,此时一个背着药箱的年青医官走了进来,见皇后在此,忙躬了身子行礼。“皇后,这位是我的徒弟黎清,刚从城内巡查回来,待老臣问问今日情况。”冯太医向卫子夫言道。
“冯太医请便。”卫子夫微一颔首,“本宫也正想听听。”
“皇后在此,你将今日城内疫情仔细讲来。”老太医对着年青医官和蔼说道。
“诺!”黎清应了一声,道:“今日对前些天隔离的病患进行复查,并无病情恶化人员,故此依然服药治疗。但在长乐坊、惠安坊、永兴坊、延康坊及西市的义宁、辅兴两坊,被查新增病患五十七人,汤药已然不足,在补给尚未送达之前,患者急需用药,故此徒儿前去康寿堂王掌柜处先赊了些药材,药品数量在此,请师傅过目。”
年青医官言罢从袖笼中取出一张药单,双手奉上递给了冯太医。忽而卫子夫眼前一亮,对拿着药单细细查看的老太医道:“本宫有一个新的想法,请冯太医帮忙参详一二。”
“哦?”老太医闻言放下药单,颇有兴趣道:“皇后请说。”
“刚才听你徒儿提起康寿堂,可是永兴坊的药堂?”
“正是!”冯太医点头应道。
“永兴坊有康寿堂,长乐坊有恒安堂,惠安坊有保宁堂,各坊各市皆有大药堂,堂内皆有掌柜及郎中数人。若是能让各大药堂参与期间,负责各坊百姓预查之责,而京畿及太医署、太常寺医官起统领辅助之责,如此一来,你我刚才所谈之策不就可行了吗?”卫子夫侃侃而谈,如胸有沟壑,所言令冯太医频频点头。
“皇后所言不差,若是能让各坊药堂参与其间,则以户为单位进行预查确实可行。”老太医面有喜色,不过继而又蹙眉言道:“只是如何能令各大药堂积极配合,倒是需要斟酌一番。”
“这个不难。”卫子夫微微一笑,道:“本宫会将此事奏明陛下,由朝廷颁发诏令,各坊疫情用药皆由医官按需从本坊药堂采购,此外在疫情中有救治百姓突出的药堂,日后族里子弟求取功名时,朝廷将优先考量。如此一来,药堂又有何理由不积极配合呢?”
“皇后此言,令老臣豁然开朗啊!”老太医兴奋地搓着手,“如此双管齐下,何愁疫情不治?”
“对啊,师傅,以前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年青医官亦是双目炯炯,掩不住的兴奋,“依皇后之言而行,徒儿敢肯定不出数月,长安城中便将恢复往日安宁。”
“是啊,是啊!”老太医不住点头,起身对着卫子夫深深一礼道:“老夫替京城百姓多谢皇后!”
“冯太医言重了!”卫子夫忙起身相扶,诚挚言道:“百姓乃社稷之根本,本宫所行乃分内之事,何须言谢。此事还劳烦汝等费心落实跟进,有需要本宫从旁协助之处,但说无妨。”
“诺!”老太医与年青医官躬身相应,心中所忧得以解决,二人心中亦是说不出的欢快。
----
疫情如预期所料,数月后终于慢慢消退,听冯太医将京中近况徐徐讲来,卫子夫甚是欢喜,“这段日子,真是辛苦冯太医与诸位了!”
“皇后言重!老臣等只是恪尽本分,还要多谢皇后从旁指点,京中方能有今日之安稳。”冯太医面含感激之情,拱手相谢。
卫子夫含笑言道:“本宫只是略尽绵力,如今长安城里百姓安居和乐,也是朝廷所乐见。”
冯太医捋着白须微笑颔首,此时只见一个宫婢匆匆跑了进来,神情焦急正要对冯太医说些什么,忽见皇后亦在此,忙低身请了安,卫子夫认得她是昭阳殿李夫人身边的贴身侍婢,忙问道:“可是李夫人有疾?”
“正是!”侍婢低头应道:“回皇后,我家夫人自入冬受寒以来,身体一直未见好转,时常头风发作,胸闷气喘。刚才奴婢见外面日头好,便扶着夫人到院中稍坐,未料夫人才行数步,便觉胸口疼痛难喘,奴婢不敢耽搁,故此赶紧来请冯太医。”
“李夫人受寒至今,一直未曾痊愈,这个本宫知晓。”卫子夫蹙眉道,“只是如今天气转暖,应有好转之象,怎会反而加重呢?”
冯太医叹气应道:“皇后有所不知,李夫人体内风寒蕴结,不得外散,虽汤药不断,但始终反反复复。如今胸痛难喘,老臣恐其疾已入肺,若不善加调理,怕难以痊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