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各路出手-《汉骑》


    第(2/3)页

    “皇上,这个吴襄您或许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对他的儿,您恐怕还记得,当年皇上大军进攻锦州,吴襄被困,曾经有一少年领着数家丁冲入阵中,皇上还曾经赞赏过此人,此人就是吴襄之吴桂。”范程博闻强记,说道:“吴桂此人也是不凡,崇祯小儿刚刚登基的时候,魏忠贤还是秉笔监,掌控内廷,崇祯皇帝害怕被魏忠贤加害,所以就招吴桂进京护驾。此人现在做了山海关的游击将军,祖大寿等人有意扶持此人做山海关总兵,准备将山海关这个要隘掌握在手中。”

    “山海关。”皇双眼一亮,山海关可是他向往的地方,明朝之所以定都北京,固然是因为政治因素考虑,而北京有燕山之险,长城之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这其中,山海关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关口,若是能攻下山海关,北京就掌握在手中。

    “先生是想先诱降吴襄,然后再通过吴襄掌握吴桂,最后掌握山海关?”皇一下就看出了范程的算计。

    “正是如此,不管怎么样,短时间这父二人是不会投降的,但是只要时间久了,明朝内部有变化,那就说不定了。”范程轻轻的说道:“这个吴家父和李信可是有恩怨的,李信贼有朝一日牧马中原的时候,就是吴家父投靠我大金的时候。”

    “这件事情可以去做,就算是时间长一点也没有关系。”皇也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物,一下就看出了这里面的问题,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去先攻占皮岛。”

    “不,皇上不是让您去攻占皮岛,而是去攻占旅顺口。”范程赶紧阻止道:“吴襄为了接管皮岛上李信流下来的势力,将大部分军队都去守卫皮岛去了,现在的旅顺口大营缺兵少将,皇上首先要做的就是攻占旅顺口,击败了吴襄,让吴襄丢兵去职,这样我们才能接近吴襄。”

    范程一环套一环,将吴襄算计在里面。果然次日,皇亲自领正黄旗大军两万人,趁着吴襄猝不及防的时候,进攻旅顺口,这位善于逃跑的将军这次也没有例外,匆忙抵抗一阵之后,又狼狈而逃,丢失了旅顺口,这下皮岛算是真正的孤悬在海外了。

    丢失了旅顺口的吴襄没有让范程失望,回京之后,崇祯皇帝罢免了吴襄,让他在京师养老,只是他的儿吴桂却仍然是在山海关受到了重用。

    崇祯六年四月,李信率领大军横扫整个东部草原,大军所向之处,无人敢与之相抗衡,纷纷归顺李信麾下,而在四月十九日这一天,与赵广等人在老哈河边汇合。至此,李信东征的任务才结束。

    当然,就在李信与赵广胜利会师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消息传来,多尔衮率领大军突袭了科尔沁的牙帐,正式吞并了科尔沁部族,吴克善等人归顺了多尔衮,科尔沁等部落的归顺使的后金实力大涨,整个草原上,只剩下李信与皇两雄争霸。

    而在中原,义军仍然是闹的热火朝天,崇祯皇帝苦不堪言,加上延安、平凉、庆阳等地受灾,崇祯皇帝无奈之下,只得减免了地的“辽饷”,至于让祖大寿趁火打劫也因为粮饷的问题只得作罢。当然,也有让崇祯皇帝感到安慰的地方,就是他派遣的川军将领邓玘射杀了著名的义军首领紫金梁,使得官军名声大振,也算是给了崇祯一点安慰吧!

    不过,可惜的是,崇祯皇帝并没有高兴多长时间,邓玘击杀了紫金梁之后,这些起义军无奈之下退到了河南林县,明军游击将军杨遇春追杀义军,这个与明朝功臣常遇春有着一字之隔的人经常自称自己就是常遇春第二,可惜的是,只是第二,而不是本人,也没有主角的光环照耀,在追击义军的时候,中了埋伏,丢了性命,而这一股起义军中还是有能人存在的,他们用了这位杨遇春的旗号,又诱杀了其他官军,最后连邓玘都给击败了,身边仅仅只有余亲兵狼狈而逃。等到六月份的时候,土司马凤仪率领一支军队,也被起义军击败,一时间,河南起义军声势浩大,为嚣张,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也都纷纷加入起义军,河南的形势顿时成了紧张起来。

    “听说皇帝陛下已经派遣了监军前往各个大将军中?”琉璃宫内,一大早上,李信披头散发,身上穿着一身道服,为轻松,盘坐在炕上,在他对面,分别坐着石元直、宋献策、张采、张春和孙元化等人,这些都是他的班底。

    “不是吗?”石元直点了点头,说道:“曹诏、张应昌、左良玉、邓玘军中都派了监前往。这些阉货一出,这些将军们恐怕是人人自危了。”

    “朝廷是着急了。”张采低声说道。他言语复杂,一边的张春、孙元化也都是如此,这人都是从崇祯手下背叛过来的,虽然是有不得已的因素,可是对朝廷还是有感情的。让他们短时间内彻底对李信归心,将朝廷视为仇敌,显然是不可能的。

    “恩,是着急了。”李信又从诸多情报中调出一份来,递给张采等人说道:“最近朝廷中有人建议催要各省历年逋赋(未交或者逃逸的赋税)一千七万两银。崇祯皇帝准许了。而且是限期完成。”李信言语之中为轻松。

    “这么多?”张采等人并没有听说过这个情报,陡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骇然一惊,只听他说道:“数额巨大,需要一个月内完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