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忽然想起方烨在信中所说的什么神神鬼鬼之事。 他轻嗤了一声,半点也不相信。 “早知道就不派这个蠢货过去了,消息没打听出来不说,还被云缙父子耍得团团转,白费老夫的一番谋划!” 卢丞相极力要求将云缙父子召回京城,为此甚至发动了不少同僚帮忙。 半个朝廷的官员联名上书,即便是皇帝,也扛不住这份舆论压力。 半个月后,戍边大营之内。 云缙父子接到了来自京城的圣旨。 皇帝宣召他们回京述职,说是要给他们举办庆功宴,然后论功行赏。 至于调查粮草的事,半句也没说。 卢丞相原本还对这份圣旨不满,希望皇帝能用调查的名义将人“押送”回京。 皇帝本就不打算追究,根本不肯顺他的意,自己下的圣旨,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若是有谁再敢叽叽歪歪,皇帝便直接质问对方是不是想造反? 甭管大家心里怎么想的,这种时候肯定是跪地求饶。 就这样,云缙父子得以风风光光地返回京城。 以功臣的名义,而非嫌疑犯的罪名。 监军方烨气得咬牙切齿,心里还很疑惑,为什么圣旨完全没有提到粮草一事? 自己送回京中的书信难道没起作用? 卢丞相为何不运作一番? 另一边。 云缙接了圣旨,接下来便开始安排人员的调动,以及边防政策的调整。 除了崔象川等几位参将,其余大多数将领都得继续驻守榆州。 新城墙修建得差不多了,稍后也得派人管理保养修缮之事。 父子俩忙着为离开后的诸事做安排,一时间就没能顾得上云桢。 直到即将启程回京,才突然想起来。 “守护神能跟着我们回京吗?该不会只能待在榆州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