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坟茔查蛊遇追杀,夜传密信陷险局-《侯门一入深似海》


    第(1/3)页

    “今日诗会,那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可能成为‘真心蛊’的目标。”

    “他们或许是想试探我,但也可能……是想借此机会,控制某些关键人物。”

    “还有那‘附骨之疽’,能对我用,就能对别人用。”上官拨弦分析道,“朝中,军中,或许已经有人中招,只是尚未发作。”

    这个推测让萧止焰背脊发凉。

    若真如此,玄蛇的渗透和破坏力,将远超他们之前的估计。

    “我会秘密排查。”萧止焰郑重道,“尤其是近期行为异常、或身体突然抱恙的官员将领。”

    接下来的几日,长安城表面依旧繁华喧嚣,暗地里却已是暗流汹涌。

    上官拨弦留在萧府静养,同时加紧配制各种解毒避蛊的药物,分发给萧止焰及其核心下属。

    萧止焰则调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明察暗访,追查苗疆蛊师的线索,同时严密监视朝中重臣的动向。

    上官拨弦也没有完全闲着。

    她利用萧止焰带来的信息,仔细分析了近年来各地上报的一些离奇病案、暴毙案,试图从中找出可能与蛊毒有关的蛛丝马迹。

    这一查,果然让她发现了一些端倪。

    距离长安不远的万年县,近半年来,已有三起富户突然“病故”的案例。

    死者生前皆是无故消瘦、咳血,症状与痨病极其相似,但发病极快,不过一两月便撒手人寰。

    当地郎中皆诊断为“急痨”。

    但上官拨弦却从案卷描述的细微之处,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我要去万年县一趟。”她对萧止焰说。

    萧止焰立刻反对:“你身体尚未痊愈,此事我派别人去查。”

    “不行。”上官拨弦态度坚决,“蛊毒之事,非同小可,寻常医者难以分辨。我必须亲自去查验尸体,才能确定是否为‘附骨之疽’,以及……是否能找到引子的线索。”

    只有找到引子,才能确定下蛊者的目标,甚至顺藤摸瓜。

    萧止焰深知她的性子,一旦决定,难以更改。

    他叹了口气:“我陪你一起去。”

    “不可。”上官拨弦摇头,“你目标太大,一动必然引人注目。我易容前往,只带风隼一人暗中护卫即可。”

    最终,萧止焰拗不过她,只得同意。

    但他坚持让影守带着一队精锐,远远缀在后面,以防不测。

    两日后,上官拨弦易容成一个面色蜡黄、身形瘦小的游方郎中,出现在了万年县。

    她很容易就打听到了那几户“急痨”而死的富户坟冢所在。

    夜深人静,月黑风高。

    万年县郊外的乱葬岗,磷火点点,鸦声凄厉。

    上官拨弦与易容成普通护卫的风隼,悄无声息地潜入其中,找到了那几座还算新的坟茔。

    “得罪了。”上官拨弦低语一声,与风隼合力,迅速而小心地掘开了一座坟墓。

    棺木撬开,一股腐臭之气扑面而来。

    上官拨弦面不改色,取出特制的药粉撒在周围,驱散毒气,然后点燃一盏光线集中的油灯,仔细查验棺内的尸骨。

    虽然尸体已高度腐烂,但骨骼的颜色、以及骨髓中残留的些许异常物质,依旧没能逃过她的眼睛。

    “果然是‘附骨之疽’。”她肯定道,“而且,看这骨骼发黑的程度,下蛊的时间,应该就在他们死前两到三个月。”

    她又接连查验了另外两具尸骨,情况大同小异。

    “这三户人家,生前可有什么关联?或者,共同得罪过什么人?”上官拨弦问向风隼。

    风隼早已调查清楚,低声道:“回姑娘,这三户皆是万年县有名的粮商。半年前,他们曾联手抬高了本县的粮价,引得民怨沸腾。后来是当时的县令出面调停,才将粮价压了下来。”

    “当时的县令?”

    “姓周,名文康。就在粮价风波平息后不久,他便因‘政绩卓越’,被调任入京,如今在户部任职。”

    上官拨弦眼中精光一闪。

    粮商抬价,县令调停,随后粮商接连中蛊暴毙,县令高升入京……

    这背后,恐怕没那么简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