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帝简直是知道太清楚了。 明眼人也都知道,如此做对于朝廷有多大的好处。 而且还在场的众多朝臣,大多都是京官。 对此也没什么反对。 特别是户部的那些官员们,一个个,都差举双手双脚来赞同皇帝的这个决定了。 皇帝这一手高啊,必须要赞成! 市舶司要是能在今后开起来,有了市舶司这一笔的收入,户部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不至于当了户部尚书之后,头发就开始不停的掉。 因此上,除了小猫三两只在这件事情上提出了异议之外,其余的人,都没反对。 而那小猫三两只,根本不用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开口。 就被户部尚书,以及新提拔的侍郎这些人,给当朝喷了一脸的唾沫星子。 “市舶司事关重大,不能再走之前老路。 所以,此番开市舶司不是把原来的三处市舶司,全部给开了。 而是开松江府的市舶司。 等到松江这边的市舶司开设成功,有了成熟的经验之后,再在别的地方开设市舶司。” 事情有先有后,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朱元璋自然想要看到,市舶司全面开花。 往来商船络绎不绝。 大批的财富,经由市舶司,源源不断的流淌入大明。 国库充盈。 但这些,也只能是先眼馋而已。 治国办事儿不是游戏,各种条件满足后,马上就能给整出来。 而是需要一件一件的去办。 松江府这边为长江入海口,长江这条大江,那是妥妥的黄金水道。 通过长江,能够极好的沟通上下游。 在这里开设市舶司,特别有必要。 松江府很富足,以及周围的苏州,杭州,乃至于长江沿线的镇江无锡等地,都要远比其余地方富裕。 苏大强可不是白叫的。 现代时,魔都的繁华朱元璋同样也见识过。 而且,开设市舶司的这把火,也已经在苏州,松江府等地逐渐的烧起来了。 这些地方,距离京师这边都比较近,好管理。 因此,朱元璋最先设立松江市舶司,是一点儿都不让人意外。 “市舶司提举,先由燕王来担任。 由燕王全权负责市舶司事务。” 朱元璋说别的事儿,早有预料的朝中众臣,能够平静以对。 可这个时候,随着朱元璋这话一出口。 刹那之间,众多朝臣有很多都是面露惊疑之色。 谁都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让燕王来担任市舶司提举! 话说,皇帝的这几个儿子,年龄越来越大。 快要到了就蕃的时候了。 以往皇帝可是急火火的,想要把他的这些儿子们给弄到各地去就藩。 怎么现在,看起来反而不急了? 不仅比如,在不少的事情上,还使着儿子上。 中都城上的事如此,之前解决吴祯,以及备倭水师时也是如此的。 现在,在设立市舶司上,竟还是如此。 这着实让人意外。 到了此时,很多人对于燕王朱棣,也有了不少的看法。 不再觉得燕王朱棣是个毛头小子,没见过世面,没什么手段了。 备倭水师这一次的事情上,朱棣可谓是让很多人都开了眼。 就是现在,皇帝有把朱老四当成驴子来使的趋势。 前脚刚办了备倭水师的事,现在又要让他弄市舶司的事儿。 寻常官吏担任市舶司提举,和皇帝的亲儿子担任市舶司提举,意义可不同。 不过,意外归意外,仔细想想的话,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就皇帝对市舶司的重视程度来看,在此时把亲儿子给派过去,倒也能说得过去。 一身滚龙袍的燕王朱棣,全不理会这些人都是个什么反应。 闻言立刻上前,对自己家父皇行礼,一脸郑重的接一下了这个职务。 让他这个堂堂燕王,去兼任一个四品的官员,着实是过于屈才了。 一般而言,京官外调,都要升上一品,甚至于是两品。 平级调动,都属于贬值了。 现在,他这个亲王出马,竟是担任了一个四品的官,是真不高。 可朱棣却乐意之至。 他都是亲王了,还在乎什么官职? 再高的职务,能高过他的燕王? 能大过他是皇帝亲儿子这层关系? 他在乎的,是这件事儿难办不难办? 是这件事儿对于大明而言,重要不重要。 做好了,又能对大明起到多大的贡献。 以及又能在老三这个贱人面前,得瑟多久。 只要能够满足这些,那他就会干毫不犹豫的去干。 更不要说,听父皇说,此番开设市舶司,还有人准备造反了。 那这事,他就更加不能错过了。 事情越大,越危险,他这边将其给干成了才越露脸。 才越能让老三这个贱人面对自己时,翘不起尾巴…… “命郑士元担任市舶司副提举。” 按照原本的历史,空印案时,郑士元人也同样被牵扯其中。 并且还被下了狱。 他弟弟郑士利,还为此上过书,被记载了下来。 不过,随着自己的重生,不少事儿都发生了改变。 郑士元的命运也被改写。 先是担任凤阳知府,并审理中都城上的事,和众多淮西勋贵们斗法。 这次没有再牵涉进空印案。 不过到了此时,中都城那边的事已经搞一段落。 对于那些淮西勋贵们的整治,也同样告一段落。 这些人,干出来的很多事儿,确实让朱元璋很恼火。 但是……该怎么说呢。 有些时候,该缓一缓也是要缓一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