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过去与未来’课题-《我有点不对劲》
            
            
            
                
    第(3/3)页
    这个能力,张逢也见过。
    是‘文字’曾经对‘时空神殿’所施展的能力,协调了他们所有世界的时间线。
    那个就是一切时间线收束,然后以自己将要做的事为所有因果的开始。
    当然,这个事情,当时更多是针对时空神殿的世界时间,继而保障自己的复活次数。
    自己本身,还是有那个冒险世界内的一切经历与因果相关。
    但这种收束,还有这种过去与未来。
    也让张逢摸到了一些苗头。
    ……
    两年后。
    在大盗整日于山林打猎中。
    一直在清灵宗遗址上闭关的张逢,通过各种学科的复习后,再次摸到了关键点。
    其答案点,还是在现实。
    首先,以虚拟世界本身就是仿照‘开天辟地’的模式,且又能协调时间。
    自己身为最高权限,那么是可以在那里实验时间线相关。
    以及量子超导的因果规则算力,可以作为辅助。
    最后,还有文字内也有‘过去’的世界,以及那些世界内的自己,正在影响未来所发生的事。
    自己也是有实际经历的。
    那么‘未来和过去’的课题,是可以拿到现实内去算。
    这个课题,也都扔给现实了。
    然后还有因果与天道周易等术数,说不定可以作为‘现在’,提供一些底层逻辑的完善。
    那么一个拥有天道的世界,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演算世界’,也彻底成型了。
    又以此反推。
    如果这个‘演算世界’最后达到和现实世界内一样的世界规则和物理参数。
    那么当演算世界被‘倒退’时,又当一切规则与参数真的发生相关倒退的变化时。
    现实能否通过同样的规则与参数,进行某种时间上的回溯?
    然后又以此为准。
    张逢得出了最后的结论,也是让人放心的结论。
    那就是现实世界内没有‘控制时间’的人。
    不然,自己这样的特别,这样的去搞,人家早就过来打死自己了。
    因为《庄子·逍遥游》里有一句话,‘不见而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闻而不听。故曰:‘见圣者不能成圣’。
    虽然意思是‘我哪怕见到圣人,也只能看到圣人表面’。
    但玄幻一点,也可以理解为,世间若是有改变时间的圣人,那么就不会再出第二位。
    因为一位圣人堪比造物主,是时间线收束的‘现在’。
    如果他见到了还很弱小的自己,那么自己将来无论到什么境界。
    弱小自己的过去,都在他的‘现在’。
    以那样的情况,自己是活不了的,也成不了圣的。
    毕竟按照严谨科学上的时空悖论,他眼中的自己,一直都是弱小的。
    既然是弱小,又怎么能成圣?
    人家那样的境界,真的就是‘我思故我在’,其他一切皆为虚妄幻想。
    这是一个死结。
    张逢甚至都在想着,怎么样才能避开‘圣人?’
    这样圣人也不是什么仙人之上的人仙地仙天仙金仙等等。
    而是在自己的体系里,洞虚之后的仙人,就已经踏足圣人的实力境界了,并可以试着用自身感悟,去掌握时间线。
    而掌握时间线规则的人,则是秒变圣人,因为时间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了。
    他完全可以将这里时间线暂停,然后跑到什么秘境修炼个几亿年。
    然后一眨眼的功夫,圣人归来!
    恰恰如此。
    张逢了解的越多,越觉得慌。
    因为很多科幻电影里面,是有时空穿梭装置。
    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成圣,可能是因为设定,但文字除了文本错误以外,却非常给自己讲逻辑。
    如果碰到有时空穿梭的未来世界,哪怕是类似《终结者》,那种看似很普通的世界。
    张逢都觉得,要不要自己开局先死五次,然后回到现实,避开这种类型。
    不然被圣人看一眼,那自己就被‘永久的留住’了。
    在不知道文字能不能硬怼圣人的情况下。
    张逢感觉得跑路。
    ……
    转眼,五年过去。
    因为圣人类的问题,让张逢这些年来都陷入了一种焦虑,并抓紧时间带着大盗回到主城,在主城那里租下了一处僻静小院里。
    这一是,距离玄云宗的收徒近了。
    自己想看看那位老友与玄云宗。
    二是,过去和未来的课题已经有了具体的计划。
    那么自己现在得争取早日把清灵宗内的知识消化完,并快速化神,早日横扫这方世界。
    而在这一日。
    一万七千里外的一处深山中。
    玄云宗,后山。
    伴随着清晨阳光,一众外门弟子在山中空地上开始盘膝打坐。
    又在他们前方的大殿门前处。
    一位身穿灰袍的筑基圆满修士,是一边不时点头,一边吐纳灵气。
    他是外门执事,也是张逢的老友。
    与此同时。
    老友正如以往那般,监督一众弟子的时候。
    远处快步走来了一位外门弟子。
    “赵师伯!您让我打探的故友有消息了!”		
      
    第(3/3)页